1)第三章 有妹有房_浪在江户那些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太一将木桶探入井下,把满是冰碴的清水从地下提了上来。

  江户几乎是建在海边,而在沿海地区打井取水听上去挺傻的,但江户的水井就是这么反常规得存在于各町之中。

  因为井下面流淌的根本不是什么地下水,而是……“自来水”。

  江户在建设之初,淡水问题十分棘手,于是聪明的工匠利用江户城区地势较低的特点,在城市中建设起了地下管道网络。当然不是后世的铁质水管,而是以陶管、砂石等铺设城地下甬道,将上游的河水从地下引入了城中各町。

  能喝上自来水,也算是江户町人们引以为豪的事情,而流淌中的地下水系,也很大程度避免了冬天结冰造成用水困难,可谓一举多得。太一第一次了解到这东西时,也着实被古人的脑洞震撼了一把。

  提着水桶往自家走,有邻里也去井边取水,太一友好的打了个招呼。

  町人的居住环境很像天朝的大杂院,其拥挤程度也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  后世,日本的“町”是类似于乡镇一级行政区划,但在此时还是用以指代具体的道路,这与天朝“街道”一词的词意演变倒是极为相似。

  简单来说,某某町就是一条街,两侧临街的建筑便是供商户们使用的“町家”,算是“商住两用房”。临街的是一个简单地商家门头,往屋里延伸包括了厨房、卧室、仓库等等,是垂直于道路的狭长建筑。

  太一听说有最极端的“町家”,沿街一面仅宽四米,但纵深有四十米……像后世天朝那种常见的大门头房,在江户人的城市规划中,完全不存在。

  “町家”之间留有窄道,进入窄道便可以看到两侧的平民住宅“长屋”,建的有些像是天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北方菜窖,也是狭长的两列。

  每栋长屋又被横向分成一个个长方形的格子间,供一户普通人家居住。

  当窄道口的栅栏门一关,内部便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小世界。

  太一拉开家门迈步而入,首先看到的是集玄关、厨房为一体的狭小外间,里面还有一个用作卧室的内间,然后……就没有额外空间了……这就是一户标准的长屋“套房”。

  太一觉得,作为此时的江户人也好,后世的东京人也罢,似乎对狭小的居住空间,有着令人钦佩的忍耐力。

  太一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再租一个套间,这也是考虑到现在一起生活的姐弟(妹)三人,大姐光枝已经是十六岁的大姑娘,太一也马上十四岁了,还是“萌物”的小妹阿元都已经九岁。现今的江户儒学兴盛,风气不如后世那么开放,奉行的也是天朝“男女七岁不同席”那套,三个人生活在一个狭窄的房间里,还是有些别扭的。

  拉开木质槅门,进入进到内间的卧室,便看到阿元正在坐在软垫上,小口小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