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50章 九门提督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南北禁军,宋代禁军遍及天下,号称八十万,又分三衙,互相制约。

  明代则分亲军、京军和班军等。

  朱以海就是靠马上起家的,虽然起兵之初鲁王的身份对他非常有帮助,但最后能成功的还是靠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御营部队,外驱逐鞑虏,内威服军头。

  各朝的禁军都精锐,如果控制不好,就会被左右朝政,甚至如唐代宦官专政,太监们就是凭借着掌握了北衙禁军,达到了能够废立皇帝的涛天权势。

  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依靠北周的侍卫亲兵力量,黄袍加身而建立北宋。他将北宋禁军分置三衙,统领数十万主力,三衙各有都指挥使等长官,却往往不常设,且各衙互不干涉,以防止禁军将领操控军权、专断朝政。

  大明太祖立国以后,禁卫系统也是比较复杂的,亲军是皇帝的警卫武力,有二十六卫之多,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锦衣卫了。

  在明后期甚至扩充至数万甚至十余万人。

  京军则是首都卫戍部队,主要有五军营、三千营、神机营,合称京军三大营,班军则是每年从地方各都司轮番抽调到京宿卫的部队。

  朱以海的绍天朝,现在基本上分成了两大系统,一是常备主力部队御营诸镇,一是地方巡防警备营各营,还辅以屯镇、团练、保甲丁等预备役民兵等。

  主力的御营,也还分为几个部份,比如京营三镇,分驻三京。

  又有亲勋翊武内四卫,以及千牛侍卫、学军等。

  如今还都北京,将结束原来的流动的临时性。

  如何设立一套缜密的京城卫戍制度,很迫切。

  大臣们也各给了一些建议。

  最终还是要皇帝决定,而皇帝开口先重申,宦官不得领兵,也不得监军,先把宦官排除了京城卫戍体系。

  朱以海把京城的戍卫系统,分成了三大块。

  北京有宫城、皇城、内城和外城,除内外城是南北叠加,其宫城皇城和内城,是大环套小环的。

  宫城四门,内城九门,外城原有七门,后增添了两个便门,所以外城也有九门。

  “分别设置内外九门提督,负责守卫内外九门。外九门提督,守卫京师外城九门,以及京师外围南面安全。内九门提督,守卫京师内九城门,以及京师外围东西两面安全。

  内外九门提督各领一万五千人,御营标准一镇兵额,步骑炮工辅皆配。”

  内外九门提督统领的这两镇人马,正式番号为羽林军左右卫。

  而在内外城又另设金吾左右卫,金吾左右卫各辖左右街使和五城兵马司,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城市内的治安管理,同时担负城管、消防这样的职责,掌京城日夜巡查警戒,还承担一部份皇帝出行护驾的职责。

  这个权力还是比较大的,主管京城日夜巡警,同时随行护驾。

  左金吾卫掌外城巡警,右金吾卫掌内城巡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