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750章 九门提督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内外城各街道,设立金吾街铺,里面是固定当班值守的金吾铺兵,他们归内外五城兵马司管。

  还有内外城左右街使,他们统领的则是巡警骑兵,负责日夜巡逻街道,若遇警事,迅速集结出动。

  羽林卫在白塔山设置五门信炮,信炮主要用于京城暴乱、敌情、火灾、爆炸等情况的通知,若白塔发炮,则设置在内外九门的信炮亦齐鸣,驻防羽林卫闻炮声后,就要立即分区集合待命,等待皇帝指示。

  而京师内外城还有另一套钟鼓楼信号系统,这套系统则由金吾卫管理,城内的一般警讯,金吾卫通过钟鼓楼的旗鼓与各街铺等联系指挥。

  至于皇城和宫城的侍卫警戒,朱以海则是由千牛卫和内四卫负责,千牛卫分左右卫,轮流交替宿卫皇城、宫城,负责执守宫门以及护驾左右。

  千牛卫侍从左右卫,还守卫京城外围北面。

  而内四卫也是护驾左右,宿卫宫禁,负责皇室安全。

  另外还有御前侍卫处,为皇帝御前侍卫武官,俗称的大内高手,带刀侍卫。

  另设旗手处,负责执掌御驾所用的金鼓、旗帜,充当仪仗。

  侍卫处和旗手处数量都不多,各两营千人。

  内四卫则是十营共五千。

  羽林军、金吾军、千牛军各两卫,但各军互不统属,同时军下两卫也是互不统属。

  内四卫也是分成四卫,互不统属的。

  这些部队加起来约五万来人,禁卫三军六卫,实际每卫只有御营一镇的一半左右,但级别与御营一镇提督同级。

  在京畿地区,同时也还驻有京营一镇,另御营三镇,这四镇每镇一万五,分驻蓟州、昌平、涿州、通州,处京城外围四面。

  这些禁卫部队,大体分为南北衙禁军,京城的北衙禁军十卫,外围的南衙禁军四镇,总共约十二万左右。

  搞的这么复杂,当然还是为了安全。

  皇帝先排除了太监领军、监军。

  朱以海并没有放弃禁军的控制权,北衙十卫提督,南衙四镇提督,加上侍卫处提督、旗手处提督,总共十六个提督,全都直接听令于朱以海,内阁、兵部、五军都督府、总理处都不能直接调动这些将领兵马。

  这些兵马之外的军队,兵部掌兵符握调兵权,五军都督府分掌统兵权,皇帝是发兵、选将权。

  各省地方上,总督巡抚和省营提督掌省巡防警备营、屯镇,御营提督掌御营军。

  但京畿的这十二万人马,皇帝直接掌握。

  这各路人马,职责各不同。

  羽林军主要是守卫城墙、城门,以及城外,金吾卫主要是负责城内治安、警戒等。

  千牛卫是负责皇宫宿卫为主。

  内四卫是侍从侍卫、随驾为主。

  各部互不编属的情况下,就算成为一镇提督,但想因此兵变造反,或者说借此左右朝政,几乎不可能。

  外围的四镇,既可守卫京城外围,特别是北面长城一线,同时还能对京城的这些北衙禁军形成威慑牵制,万一真有人作乱,也能第一时间回师京城平乱。

  所有这些部队,大约十二万人,全都由皇帝直接指挥,朱以海相当于京畿卫戍部队总司令。

  锦衣卫、东厂这些不再承担宿卫、侍从这些亲军职能,而是只专注于情报、监察这块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