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0150 五百分而已_天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们的办公室很大,资料室也不小。

  这间资料室足有三百平方米左右,一边整齐排放着书架,另一边排着长条桌子,俨然一间正规的图书阅览室。

  柳萱指着长条桌说:“这里也兼我们的会议室,通常有什么比较大的选题,我们就在这里开会。”

  长条桌的一端摆着一台电脑,柳萱介绍说:“资料的目录都在这台电脑里,可以直接查。也对外联了网,能正常上网。”

  苏进想了想,没碰电脑,问道:“一级期刊在哪里?我先翻翻看。”

  柳萱对这里很熟,立刻给他指了位置。

  一级期刊对校网站来说,也是重要的资料,放在最前面带门的书柜里面。

  苏进走进去一看,发现一期期摆得整整齐齐,期数基本齐全,没看见有错漏的。

  “很齐全啊。”苏进赞了一声,拉开柜门,随手拿了一本最近期的《华夏文物》出来,翻开一页,开始看目录。

  苏进做事情向来很专注,没一会儿,他就看进去了,站在书柜旁边,一动也不动。

  柳萱提醒道:“你可以坐到那边去看……”

  苏进漫不经心地摇头:“不用,我站这里就好。”

  柳萱盯着他看了一会儿,什么也没说,悄悄地离开了。

  这还是苏进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的一级文物类期刊。

  华夏文物并不是完全修复类的,它前面三分之一主要是考古挖掘、近期文物交易及拍卖信息等等新闻类的项目。中间三分之一是根据文物进行的文化研究。最后三分之一才是文物修复与保护方面的内容。

  苏进看得很快,迅速浏览了一遍,微微蹙起了眉。

  他把这本放了回去,拿起了前面一期看,同样很快翻完,看完后,眉头蹙得更紧了。

  连续翻完五本《华夏文物》,他重重叹了口气,把它们放回去,又拿起了另外一本《文物保护与修复》。

  刊如其名,这本刊物的内容就比较单一了。

  一级期刊是专业期刊,除了开头三四页有点短讯之后,后面全是论文。这一本的论文全部都是文物修复与保护方面的,分门别类,看上去还挺专业。

  看目录的时候,苏进的表情稍微舒展了一点,但没一会儿,他的眉心再次打成了结。

  这一次他一共看了三本,看完之后,他把杂志放回原位,头抵着书柜门,轻轻撞了三下。

  其实他一开始就应该想到的。

  这个世界的文物修复,以经验为主,还没有形成科学化的系统。甚至,这里的大部分修复师,对这样做非常排斥。

  所以,他们写出来的论文也是这样。没有缜密的逻辑,没有大量的实验数据,没有系统化的前因后果。它们跟他们的实践一样,同样是经验之谈,甚至很多还不是新经验,而是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老东西。

  当然,这其中不是没有可取的地方。

  譬如,在苏进上个世界里,直到他离开之前,用来修复文物,最好的木料粘合剂仍然是鱼鳔,最好的纸张粘合剂仍然是浆糊,这都是人们用了数百上千年的老东西。

  其他很多情况也是这样。文物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现代的文物修复,当然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。

  但是,细节可以延续,思路必须更新。

  譬如鱼鳔胶,传统修复师提到它的时候,通常只会简单地说熬制方法和使用方法,说说“冬使稀,夏使稠,春秋两季使将就”这样的经验俗语。

  但现代修复师就会知道,鱼鳔胶之所以产生强大的粘性,是因为传统制胶工艺,将鱼鳔中的骨胶原蛋白,使用热水和搅拌等方式,转化成了可溶性含有氨基酸系列多肽链的水解产物。

  知其然,还要知其所以然,然后在“所以然”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挥,这才是现代修复师必须有的学术追求,也是他们跟传统修复师真正的差别。

  (三七中文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