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零三章 所谓攘夷_浪在江户那些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反应各不相同。最先“拨乱反正”的是萨摩藩“国父”岛津久光,这位是前藩主岛津齐彬的弟弟,其子岛津忠义入嗣宗家成了藩主,他也便借此得到了藩政实权。虽然在夺权过程中多次倚重藩内的“尊攘派”,但在“公武合体”方向敲定后,特别是幕府重新启用“一桥派”后,萨摩藩作为曾经铁杆的“一桥派”雄藩,立刻做出了自己的表态。岛津久光开始在藩内镇压有倒幕倾向藩士,并在京都寺田屋当场斩杀或逮捕了其中的激进派,使得萨摩藩站回到了支持幕府的行列,希望维持以幕府为中心的管理制度。

  与萨摩相比,由于长州藩激进派势力更大,已经开始渗透到藩内中高职位并把持藩政,更不要说他们还参与了策划坂下门外之变,与幕府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,在朝廷与幕府达成妥协后,反而愈加坚定了其倒幕的决心,希望建立一个以朝廷中心、雄藩为主导的管理制度。

  另一位“国父”山内丰信则是要纠结的多,同样作为曾经的“一桥派”大名,被誉为“幕末四贤侯”之一的山内丰信曾在安正大狱中被迫隐退,复出后一直处在与其子、土佐藩第16代藩主山内丰范的权力争夺中。不过,在丰信支持的倾向“公武合体”的保守派代表吉田东洋被“土佐勤王党”刺杀后,藩内得到藩主丰范支持的尊攘势力全面上台,他们打着“一藩勤王”的口号,其政治诉求十分明显,实际上是以“尊攘”为名的“倒幕”,意欲取幕府而代之。整个土佐藩被忽悠的不轻,山内丰信暂时失去了话语权。

  现今各方派系聚在京都,今天你砍我,明天我砍你,不只浪士和藩士砍、浪士和幕臣砍、藩士和幕臣砍,也有浪士和浪士砍、藩士和藩士砍,直到不久前激进派浪士把关白九条尚忠的家臣也砍了,那可是公家……官家哪里见过这个,一看诸藩明显不靠谱,因而才重新寄希望于幕府牵头攘夷事务,并约束好京都越发激进的尊攘势力。

  目前,“攘夷”几乎成了时尚,但凡武士无不谈“攘夷”,很有树人先生书中所描述阿Q的“革命”观。不论是浪士还是基层藩士,甚至诸藩大名,他们看到是有人因“攘夷”而青云直上,因而才纷纷效仿。但是,至于这个“夷”怎么“攘”,大多数脑子里都是肌肉的浪士并不关心。

  实际上在“攘夷”一事上,幕府、朝廷、激进诸藩的理解有很大差异。担任幕府政事总裁职的松平庆永在与岛津久光(萨摩)、山内丰信(土佐)、伊达宗城(宇和岛)商议后,确定的“攘夷”路线,实际上是以“破约”为目的,采取外交手段,重新争取岛国与西方诸国的平等关系,这一思路同时得到了一桥侯德川庆喜支持。

  以长州藩为首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