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8章 西向长安_最强兵王在三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这一切,都显现出了世子的非凡能力。同时,也从侧面印证了许劭的评价。”

  “世子有能力,正所谓能者多劳,希望世子能担起重任,中兴汉室。”

  “北海国王室一脉,传自光武皇帝之兄齐武王刘演一脉。”

  “至今,已经一百四十余年。”

  “论起血脉,北海国一脉虽然不是光武皇帝的嫡亲血脉,但也是刘姓宗室血脉,是大汉皇亲。担起振兴汉室的重任,世子责无旁贷。”

  孔融脸上有着一抹惭愧,无奈说道:“本相长于治政,有能力让百姓安居乐业。但是在行军打仗方面,有心无力。本相能做的是在其位谋其政,让百姓过上好日子。荡平乱世,重振朝纲,本相心有余而力不足。世子能力卓越,当有此觉悟,为大汉中兴而努力。”

  推心置腹的话语,从孔融口中说出。

  忠诚之心,展露无遗。

  这,是一个忠于汉朝的忠臣的心里话。

  刘宣敬佩孔融这样忠于汉室的官员,他郑重的点头,道:“孔相放心,我会竭尽所能。为汉室江山的稳定而努力,为大汉的中兴而奋斗。”

  “好!”

  孔融捋着颌下胡须,脸上流露出笑容。

  话锋一转,孔融说道:“本相虽然名声不显,但在朝廷中,也认识几个官员。如刚回到京师的左中郎将蔡邕、司徒王允,以及杨彪、马日磾等人,到了长安后,本相会为你引荐。”

  “多谢孔相!”

  刘宣心中,也是一阵高兴。

  有孔融引荐,他和朝廷的官员就可以建立关系。

  这对提升刘宣的名声,很有帮助。

  试想一下,蔡邕、王允、杨彪、马日磾等人都交友广泛,威望很高。当他们和某某聊天时,随口一说北海国世子如何如何……

  说的人多了,就会让人认可刘宣,认为刘宣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。

  这,便是无形中的好处。

  刘宣问道:“孔相,我们何时启程?”

  孔融回答道:“之前,本相已经把相关的事情安排了下去。明日一早,我们就启程前往长安。现在是十月,距离天子生辰还有两月有余。此去路途遥远,不知道路上是否顺利。再者,早一天抵达长安,就可以多些时间准备。”

  刘宣说道:“明天一早,我来孔相府汇合。”

  “可以!”

  孔融闻言,点头同意了。

  刘宣起身告辞,回到王府后,他先安排了一些需要处理的事情。然后,他告诉了徐晃和糜芳离开的时间,再去了一趟刘赫的院子,说了离开的时间。

  做完这一切,亥时都过了大半,刘宣才洗漱更衣睡觉。

  次日一大早,刘宣早早的起床。

  晨练完,他洗漱后,带着糜芳和徐晃吃罢早饭,然后又去了一趟刘赫的院子,向刘赫告辞。听完刘赫的嘱托,刘宣退出来,带着糜芳和徐晃前往国相府。

  到了国相府,等了约莫小半刻钟,孔融也出来了。

  孔融此去,竟是孤身一人,身边连一个书童都没有带。

  孔融和刘宣乘坐马车,徐晃和糜芳则骑马赶路,一行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剧县,西向长安,奔着长安行去。

  此去长安,路途遥远。

  北海国位于青州的最东面,刘宣一行人接下来,要从北海国离开青州,再进入兖州,然后途径洛阳,再往长安。

  这一路,青州和兖州境内,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程。

  正是因为如此,一行人赶路的速度很快,路上很少耽搁,也少有专门找驿站歇息。都是到了天黑后,找农家百姓借宿,或是在荒山野庙过夜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