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675章 天子的内心深处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675章天子的内心深处

  这其中,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。

  那就是……人性!

  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
  放眼天下,为官者,又有几人是真正一心为民?

  哪怕是后世,那个信息极其发达的时代,都避免不了官吏的作威作福,官僚主义,更别说这个时代了。

  任何一个政策,哪怕是再好的善政,都可以很容易的变成官吏从百姓身上刮油的渠道。

  官吏与百姓接触得越多,压榨百姓的机会就越多!

  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至理。

  而无为而治,其根本目的,就是为了避免官员与百姓有太多接触,尽可能的减少人性作恶之机会。

  而现如今的大恒,中枢大政府体制,底层权利下沉,显然与无为而治的小政府体制完全背道相驰。

  朝廷,什么都能管,什么都想管!

  如此,虽意味着,朝廷政策,能直达最基层,也能轻而易举的调动这天下所有力量。

  但同时也意味着,底层的官员,与百姓接触的机会,也极多极多!

  甚至,百姓的方方面面,都在底层官员的掌控之中。

  而非以往,皇权未下乡之前,权利被局限在了县城一级,里甲制度虽有,但既非官,也非吏,其意义,与现如今清一色的官,显然完全不同。

  堵胤锡之奏,就是其核心,就是在于此,如今之大恒,显然……管得太宽了。

  里甲改制,土地财税改制,督学教育改制,及国有钱庄商行体系等等,权利下降至基层,百姓的生,老,病,死,要么,就有朝廷的权利管控,要么,就有朝廷的政策扶持,其中一切,都与官,脱不开关系。

  堵胤锡之奏,并无偏颇,严格而言,更像是一份述职报告,以奏本之形式,诉其这些年在最基层与无数百姓接触的所见所闻,利弊所在。

  其中很现实的一个问题,就是朝廷之命下达,无论是好与坏,所经手之官,绝大部分,不是想如何将朝廷之命完成,而是如何在其中能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。

  天子抿了抿嘴唇,沉吟片刻,才缓缓出声:“将近几年,三法司查办涉及官员的名单,皆拿过来。”

  “奴才遵命。”

  二德子领命,挥了挥手,几名宦官便随着他快步而去。

  天子孤身端坐,靠在椅背上,双眸微眯,手指,有一下没一下的在大腿上缓缓敲击着,思绪,也随之纷飞。

  政策,都分利弊。

  利远大于弊,可以盖过弊带来的坏处,便可执行。

  而大恒的大政府体制与小政府体制对比,便是利大于弊。

  这其中的弊,无疑是自古以来官场,亦或者说人的劣根性,根本难以以避免。

  但这个弊,又不得不去解决,哪怕解决不了,也必须压制。

  天子也在底层挣扎过,很清楚,底层的权利,哪怕再怎么不起眼,哪怕只是一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