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662章 发展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662章发展

  若放眼天下,新学,或许还只是一棵小树苗,大环境依旧还在缓慢至极的改变着。

  但若只看这皇城脚下的这一片土地,新学,已然极为昌盛。

  甚至,后世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雏形,已然在这片土地上萌芽!

  毕竟,在后世历史上,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,便是在于蒸汽机与纺织机的应用!

  而在京城脚下这数府之地,蒸汽机也好,纺织机也罢,在政策的扶持下,都已投入了大规模的应用。

  虽说也有政策扶持的原因,但市场的选择,也占比极高。

  若是用后世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定义,完全可以说,现如今的大恒,已经半只脚迈入了工业革命。

  之所以说是半只脚迈入工业革命,自然是因为市场的畸形化,即思想的大环境还有待改变,以及若是没有政策扶持,还能保持良好的市场生产力需求,这才算是完整的踏入了工业革命。

  而如今的大恒,严格而言,这一切,大都靠天子近乎一意孤行的支撑着,显然极为不正常。

  只有什么时候,不需要天子去刻意扶持,大环境便已接受了这一切,乃至迎接了这一切,那,天子对天下的改造,才算是真正成功了。

  而这一点,纵使这么多年过去,进展,也依旧极其缓慢,依旧也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。

  在工科院巡视一圈,对新学的发展,以及工科院的研究进展有了亲眼目睹的详细了解后,天子才再次回到宫中。

  草原的动荡,显然也非是一时之功,一时半会,也难有太多有用的信息传至京城中枢,当然,最重要的便是,大恒虽做了战争准备,但战略定策为坐收渔翁之利,不到万不得已,显然不会参战。

  故而,无论是天子,还是文武重臣,虽说重视草原之变,但只要一日没有真正开战,大恒的重心,便还在于内政!

  时至昭武八年,大恒的财税土地改革也已到了第七个年头,整体的秩序框架,早已铸就,深入细致的执行,早已贯彻到底,剩下的,也只有一如既往的坚持。

  在这份坚持下,大恒的财税收入,在这些年头,几乎是年年跃迁增长,这份财税收入的增长,也正是大恒这些年这么多国家大策的根本支撑。

  如已经开始了数年的迁徙之策,时至如今,已然迁徙了近五十万百姓至辽省,再加之这些年对朝廷对辽省制定的种种帮扶之策。

  如迁徙之民,无论是官方组织迁徙的也好,还是民间迁徙而来的也罢,官府皆分发土地,农具,粮种,及前一年的物资补贴,且前三年免除农税徭役。

  以及大恒天下独有的生育奖赏之策,只要是辽省之民,生得多,不分男女,每年皆会发放钱粮补贴,直至十四岁。

  在这种种政策扶持之下,辽省之民,也从最开始不到三十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