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条生路_三国骑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未等候多久,侍中向宠就领着虎贲携带半年内的《起居注》入见,呈送《起居注》,由诸葛亮、黄权、廖立一同审阅。

  每一日的起居注内容长短不一,当日皇帝做的事情少,记载内容就少;若是当天举行宴会,或者皇帝求学听讲,与博士胡昭有问答、讨论,这些内容都会记录在起居注。

  最长的一日,也就是大将军、丞相交割执政权柄的那日,起居注足有三千余字。

  出乎黄权的预料,起居注看着没问题,可细细推敲却有极大问题。

  比如皇帝这段时间前往永乐宫问候太后的频率,有着明显的提升;在去年,皇帝隔三差五去一趟永乐宫,而今年一开始,保持着一日早晚两次问候的记录,每次都会在永乐宫陪太后吃一顿饭。

  因此待的时间,正好是一顿饭的时间。

  看着,没有问题……可太后的永乐宫就是一个孤伶伶的宫室,即外围一个大院墙就是宫墙,内部的永乐宫宫殿,就是一个规模稍大的台阁集合体。

  换言之,期间皇帝与太后一起用餐时,胡氏不仅在永乐宫中,还在同一个台阁建筑群里。

  所以,要清白的话,皇帝是清白的,就是每天早晚过来陪太后吃饭,聊聊天,解解闷,没有什么问题。

  而且还风雨无阻,堪称孝道典范。

  只是呢,其中还有一个胡氏,这就成了洗不白、不能洗的棘手事件。

  黄权此刻已经没有了看法、立场,现在真的是说什么都错。

  诸葛亮、廖立则各有思索,都有些疑惑。

  记录《起居注》的这批人难道就真的不怕死?

  或者,记录《起居注》的这些人,根本不知道永乐宫里还有个胡氏?

  正因为不知道,所以就正常记录;等到后面察觉风声时,已经来不及掩饰,更不可能修改之前已经入档封存的《起居注》。

  诸葛亮脸色真的不好看,没想到皇帝如此的勤勉,毫不掩饰。

  廖立整理思绪,收拾面前的《起居注》书册,提议:“丞相,孤证难立。或许去岁新春时,陛下也是如此勤勉的侍奉太后。我以为,不妨彻查《起居注》。”

  这下,黄权脸色也变的很难看,事情发生过一回就算了,现在还要翻原来的就档案,江都公卿、百官们的脸面还要不要?

  反正去年这个时候,廖立还在湘州赋闲,他的女眷自然不可能入宫。

  就算他在江都,北府一系又因为吴班的事情不跟太后往来,所以妻女犯不着过年时去给太后恭贺新春。

  至于之前与皇后走动……更简单,皇后长乐宫有三营府兵充当卫士,不存在这类隐患;后来卫士撤走,皇后自力更生,反倒断了与皇帝的往来,自然不会影响当时出入长乐宫的女眷名声。

  诸葛亮有所察觉,似乎知道了廖立的意图。

  很快,向朗、黄权也有所察觉。

  《起居注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