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_大明第一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牌上面,悬挂于中书省。

  随后李善长就在联络各部,向朱元璋介绍情况。

  比如说河工,要修堤坝……首先都察院要派人去探查情况,回来交给中书省,中书省了解情况之后,确定急需要维护的河道。

  接下来李善长就把工部、户部,全都找来,然后去面见老朱,他们君臣几个凑在一起,反复讨论,最后确定方案,再以旨意形式下发,要求地方全力配合,如果人手不够用,还要调动兵卒将士,预算不够,也要追加,这些全都必须上奏朱元璋,由老朱定夺。

  情况显而易见,朱元璋成了整個吴国,最忙碌的那个……在老朱面前,摆着至少有十几项紧急政务。

  新占领土地的均田问题,针对豪强的清理问题,吏治问题,科举问题,教育问题,官职安排,府库钱粮,赈济灾民……除此之外,还有军务,监察,对外等等事项……每一个老朱都要亲力亲为。

  通常情况下,都是他带着李善长,几位尚书或者将领,一起处理。

  包括朱升,贾鲁,都被叫过去了。

  这两位年纪都不小了,贾鲁还时常有病,可即便如此,也不能幸免,只能咬牙撑着。

  更要命的是朱元璋是真的会骂人的。

  一旦一项政务推不下去,老朱就会把相关人员都叫过去,哪怕胡子一把,他也毫不留情。而且朱元璋有着恐怖的学习能力,不管是什么事情,他听几次下来,就能把握大概,哪里推不动,是谁私心作祟,是谁阳奉阴违,老朱一清二楚。

  别跟咱讲什么斯文体面,你们敢不听话,眼下咱还只是骂,回头咱懒得骂了,就是你们人头落地的时候。

  老朱非常享受现在的状态,踏实,充实……每天盯着各项政务,由于全程参与,老朱心里有数,一目了然。

  对群臣的斥责,也是掷地有声,入情入理入魂。

  隔三差五,他还能抽出点时间,去军中查看情况,跟着徐达他们骑骑马,射射箭……晚上有空还要读书,或者去陪陪夫人。

  甚至还有空练练书法,临摹碑帖,偶尔还赋诗一首……就这时间管理能力,张希孟是甘拜下风,五体投地。

  看着大家伙忙碌,张希孟也很想掺和一下,帮着他们分担一点。

  但是每次张希孟兴匆匆前去,众人只是表面客气,随即就把他扔在了一边,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。

  别看他们忙碌欲死,被老朱骂得狗血淋头,但是真正有人要帮着他们分担,这帮家伙反而不愿意了。

  无他,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权力,谁也不舍得放弃任何一点!

  尤其是不能让张希孟掺和,不然他插手进来,咱们就都成了摆设了。

  张希孟看了几次,他也明白过来,别看这帮东西表面叫苦,可一个个心里都乐开了花。

  朱元璋深度参与朝政,把控每一项大政推行……这就让任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