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二百二十二章 实践出真知_大明第一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陷害无辜,有没有冤假错案?许多人竟然连什么是法都不知道!”

  还有没有法令的地方吗?

  听着都新鲜!

  事实上的确是有的,又要回到了最初,苗兵山寨分散在一个个的山岭中间,自成天地。

  他们彼此联络不多,也不听衙门的管束,就跟一个个小王国似的,怎么可能有统一的律法?

  但是要说他们就没有规矩吗?

  那也是不对的。

  这些地区自从隋唐开始,就演化出了一种组织形式,叫做“门款”,大约就是几个,几十个临近的寨子,凑在一起,公推一个款首。

  由款首负责治理这一片。

  这个所谓公推,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,自然是每个寨子的族老,头人在一起商议的。

  平时遇到了事情,由款首挑头,各个寨子的族老凑在一起,还要开会解决事情,这个会议被称作合款。

  大约就可以把寨子的联盟称作门款,解决门款内部问题的会议叫做合款,而首领则是叫做款首。

  一些大的门款,控制的人口众多,实力强大,要对外用兵,光是一个款首还不够,因此会推举出负责军事的“硬手”,还有负责行政的“行头”,祭祀神明的祭祀等等职位。

  而除了这些掌握权力的人之外,其他的人统称为田丁,也就是替首领们耕种的农奴。

  遇到了战争,还要服役打仗。

  他们完全被首领控制,一切都要听从首领的号令。

  这时候你跟他们说均分田亩,就有些好笑了。

  我们本来就没有田亩,土地都是老爷们的。老爷都是天生的贵种,别看中原王朝讲究三百年的轮回,我们可不讲究这个,首领都是世代传承的。

  比如杨完者,他的祖先能追溯到五代时候的杨再思,这都改朝换代多少次了,他们依旧高高在上。

  主宰着这一片土地的命运,哪怕杨完者死了,土地依旧是杨家的,大家伙还是给杨家当奴仆,听从杨家的号令,至于朝廷啊,衙门啊,国法啊,都是狗屁!

  大家伙聊到了这里,都豁然开朗,苗兵这事情,的确不是那么简单的。

  张希孟看到众人,除了罗贯中之外,都感触颇深的模样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
  “所谓对症下药,都说苗民的情况和汉民不一样,但是要我说,除去表象之后,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!比动员汉民更容易!关键是我们要把道理讲清楚!”

  大家伙精神为之一振,“请张相指点!”

  “谈不上指点,我们过去跟老百姓讲,官吏贪墨枉法,陷害无辜,冤假错案无数……可是到了苗民这里,根本是没有统一的律法,他们的命就捏在头领的手里,生杀予夺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”

  “再有田亩的问题,他们不是均分不均分的问题,而是最基本的耕者有其田,他们需要明白的是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!这块地方,还真不是杨氏一直说了算!”

  “再说清楚一点,我们需要的是改土归流,彻底解决土司的问题,用我们的官吏,去治理苗民。要让苗兵知道,他们可以得到更多,拥有自己的土地,面对冤假错案的时候,他们也有伸冤的可能。”

  “正因为压榨的更深,受到的苦难更多!他们爆发出来的反抗力量会更强!”张希孟信心满满道:“诸位,这里面的关键,就是咱们能不能讲清楚道理,能不能让苗兵觉醒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