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738 无题_文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来,岳山提笔把这首词写下来,李世民珍之又珍的收起。

  之后众人又聊了一会儿才各自散去。

  只是回到自己房间的李世民脸色瞬间就拉下来了,拿出岳山写的那首词表情狰狞恨不得撕成粉碎,但又有些舍不得。

  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轻轻的放在桌子上。可气的是岳山那个混蛋,不能拿这篇诗词撒气他是这么安慰自己的。

  千古名篇啊,还是岳山亲手书写的第一份原本,收藏价值太高了,他实在舍不得。

  一开始岳山说想到了一首悲伤的诗词他还没在意,以为又是伤春悲秋之类的。结果……

  要是诗词普通也就算了,没啥传播度转眼大家就忘了,问题是这玩意儿还是千古名篇。当场又有那么多人听到了,根本没有隐瞒的可能。

  曹植还要七步成诗呢,你这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吧,居然就能想出这么好的词。妖孽也要有个限度好吧,这太不合理了。

  但凡换个时间,李世民只会高兴大唐又多了一首千古名篇,而且还是当着他的面做出来的,意义更大。

  可现在是出征高句丽的路上啊。

  你又是伤心秦汉又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,完全可以视作反对这场战争,做这首亡国之音诅咒战争失败。

  要不是深悉岳山的为人,要不是这场战争他从头到尾都参与其中还表现的比任何人都积极,李世民肯定会怀疑他的居心。

  正因为知道才无奈。

  你说你写个啥样的诗词不行,非要在这种时候写这种诗。要不是他城府深稳住了心态,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。

  所以李世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,既恼怒岳山不识大体,又确实喜欢这首诗。

  李世民的心情别人体会不到但也能猜到一些,所以之后当着他的面没有人在谈论这首词的事情,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。

  大家心中都明白,这场战争大获全胜,那这首诗词就会成为美谈。但凡有一点不顺利,大家最好把这件事情烂在肚子里。

  所以在战争没有结束之前,最好别谈论这件事情。

  几日后舰队到达东都洛阳,李世民停了两日接见当地的官员和权贵,主要目的是接收在这里整训的两万义士。

  皇帝亲自接收表彰他们的忠义,这两万多义士那叫一个激动,对李世民的忠心瞬间达到顶峰。

  这两万人自然是不能上船的,也装不下,李世民就命令他们和押运粮草的后勤军一起前往幽州。

  这其实也是对义士们的一种保护,他们毕竟不是正规军,单靠一腔热血上前线就是送命。不到没有办法的时候李世民是不会让这些人去送死的。

  在洛阳停留两天之后舰队顺着大运河北上,几日的功夫就到达了幽州。

  在这里见到了幽州都督李道彦。

  见到岳山,李道彦也非常开心,道:“岳候,一别经年你……终于长大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