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86章 舰队就位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船厂的各种船部件,都是在青岛造船厂已经先产好的部件,运到吉林去组装、涮漆,就能在松花江使用了。

  他这位新知府,也是头一任知府,任上第一个任务,便是把吉林船厂建好。

  朝廷在女真人地界上,在原大明船厂旧址上,要重设船厂,并以此建一座吉林城,既是驻防的城堡,也是驿站,还是边市,皇帝在船厂周边划下一片地,用来安置迁移过去的造船工匠和其家属,以及新建船队将士的家眷等。

  深入蛮地,这个知府可不好当。

  “让码头小心一些,这些部件可不能弄坏,要不然从青岛再补运到吉林船厂,可非常麻烦,咱们可耽误不起。”

  身为新船队主将的吕一成让他放心,他上岸后亲自找到码头的官员交涉,拿出了兵部的公文,让他们小心搬运这些货物。

  看到兵部公文,码头官员立即上报到最高管事官员,那边也早得到通知,见公文赶紧去调已经待命的内河船队过来转运货物。

  严树勋没空跟码头官员多客套,全程盯着这些货物。

  等看着全部转运上船,且没有损坏,才松了口气。

  “下官已经安排了接风宴席······”

  “非是某推辞,实是差事要紧,片刻耽误不得,多谢一番心意了。”身为大学士之子的严树勋对这次外任很上心,虽然勋戚子弟,又在皇帝身边行走历练几年,但知道什么是重什么是轻。

  当即与吕一成押着船队出发,沿辽河而上。

  辽河航运挺顺畅,虽是逆水,可只要七八天就能抵达,日行百里。一路上,到处都是南下北上的帆船,这些船不算大,普遍是载一万斤到两万只的木船。

  船上的船老大告诉严树勋,因为朝廷大力经营辽东,现在辽河就成了最重要的交通线,从营口到开原八百里水道上,往来有八千条船。

  “太夸张了点吧,八千条?”

  “差不多就这数,一点不夸张,现在这辽东每天多少移民过来,他们大多是从海上过来,在旅顺、营口和凌口几处登陆,往内陆去辽河是最便捷的,这运粮的运牲口运布的,运移民,运屯兵、驿兵,运驻军的,几十年也没这么热闹过啊。

  你看看营口的热闹就知道了,那些高楼一样的大海船停了多少,过来运货的内河船又有多少,一片一片的,码头上多少扛活赚钱的,修了多少货栈客栈啊,不说别的,仅是那青楼都上百家啊。”

  严树勋是浙西嘉兴人,江南富庶,运河、太湖、大海,对船也是极熟悉的,一条船能装多少他一眼能看的出来,虽然这些辽河上的船不大,但数量确实多。

  当他们路过牛庄的时候,也进码头检查登记,报税交钱,顺便吃饭买菜补给,牛庄的船也是跟营口一样挤的满满当当的。

  这里三河交岔,不过港口不深,所以大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