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1章 汉奸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守备,所统的兵也很少。

  在宣大等地,守备统兵在五百到三千之间,甚至还有操守、提调、备御、把总等更细分的武职,但在浙江,海盐县本就设有海宁卫,海宁卫还曾是浙江沿海备倭六把总之一,当时的把总可是级别很高,仅次于省都司,是行都司级别的。

  只是到了崇祯时,倭乱已经不严重,所以海宁把总也取消了,海宁卫也不复从前,只是因为这里既是重要的盐产地,也是杭州湾北面的一处军事要地,所以最终海盐城里设了一个海宁守备,统领的海宁营也只三百人。

  海宁守备在职级上,是归浙江分守杭嘉湖参将所统的,他手下则还有两个把总。

  郑继武跟海门参将吴凯有些类似,本身也是海宁卫的世袭武官,家族从洪武十七年设海宁卫开始来此镇守,世代相袭,他本身也是以海宁卫佥事出任守备一职的。

  麾下的那一营三百守城兵,其实也基本上都是原海宁卫六所的军户。

  “郑继武三十出头,人很年轻,也十分勇武,只是有些耿直,那次来拜见王总督时,还出言不逊得罪了小王将军。”

  “朱大纲是郑继武手下两个把总之一,本是乍浦所千户,跟郑继武是亲戚,乃是他妹夫。”

  据说海宁有二十八个大家族,其中二十五个是卫所武官家族,为首的便是彭马两大家族,然后有三个是本地土著,以李徐两士族为首。

  “郑家朱家其实在海宁诸大家族中,不算顶尖的。”

  不过张名振知晓的也就这么多了,他毕竟不是浙人,但通过他的话朱以海也差不多能勾勒出一副画面,郑继武和朱大纲本身都是海宁卫、海盐城的土著,还是卫所军官,然后做了守备、把总,手下的兵也都是当地人。

  清军南下,杭州的潞监国、浙江巡抚,以及定海的浙江总兵等纷纷投降,他的上司杭嘉湖参将也降了,于是一开始郑继武等也跟着归附了。

  但是鞑子很快向占领的各地下令剃发,甚至还开始催粮追缴,甚至连老朱家征的三饷,也开始征了。

  朱家的三饷是辽饷、剿饷和练饷,这第一个辽饷本就是为打辽东鞑子而征的,现在关外鞑子占了中原,居然也征起辽饷来了,这不草蛋吗?

  剿饷是剿流贼农民军的,练饷也是征来练兵打关外鞑子和中原农民军的,现在鞑子一个不落都要征。

  一面是剃发易服,一边是追缴税赋。

  这节骨眼上,那些趁机降清上位的伪官们,更是上下其手,趁机大搞加派,其中以耗羡为名加征的完全超过正税,然后这些伪官到处索贿,郑继武朱大纲这些武官也逃不过,他们家族是当地大族,索要的更多。

  海宁二十八个大家族,每家被索银万两,还没算该交的正税以及加征的三饷,还有耗羡等,反正家家都面临着要脱一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