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685章 倭寇奇兵偷入孝陵 废帝被逼亲笔_景泰风云:大明第一荒唐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685章倭寇奇兵偷入孝陵废帝被逼亲笔回信

  王骥确实把倭寇的计策看穿了,但万没想到,倭寇从一开始就设下了计中计。

  明军认为倭寇是兵分两路,但实际上倭寇却是兵分三路:一路在明、一路在暗,还有一路隐匿无形,想要螳螂捕蝉、黄雀在后。

  由于南京京营、上直卫的屡屡动荡,导致明军情报能力大大下降,未能及时掌握倭寇的动向。

  面对倭寇突袭,明军又产生了误判,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钟山以东。而钟山以南,则被暂时忽略了。

  倭寇最精锐的五百人就藏在钟山往南,豹山的山坳中。

  官府还发布了预警,于是城外百姓全部关门闭户,躲在家中不敢外出。

  导致豹山这片山坳,是明军不侦察,百姓也不光顾,隐匿在此的五百倭寇完全没人管了。

  事缓则圆,忙中出错。

  王骥一时之间,也有所疏忽。

  但徐承宗、阎礼都很信服王骥的指挥才能,在商量妥当之后,阎礼就去给孝陵卫中最精锐的一千骑兵安排任务了。

  这一千精锐提前吃饭,提前睡觉,专等着明早应对倭寇伏兵。

  到了深夜,雷电交加,竟然下起雨来。

  第二天凌晨,果如王骥所料,倭寇袭营、杀声震天。

  数千辅兵佯装溃败,诱倭寇深入明军大营。

  等倭寇杀到中军大帐,身披重甲的数千孝陵卫将士猛然杀出。

  重甲杀轻甲,倭寇自然不是对手。好在倭寇真正的目的,也就是耗时间而已。袭营能成功最好,不能成功也无所谓。

  倭寇且战且退,明军紧追不舍。

  到了跑路和追击的时候,披重甲的肯定就不如穿轻甲的来去自如了。

  你追我赶一个多时辰,倭寇跑到了宝华山。等明军沿着山坳,追至半山腰,倭寇放出信号,七百多伏兵从另一处山坳中杀出,截断了明军退路。

  明军被堵在山腰,山上是倭寇主力,山脚下是倭寇伏兵,腹背受敌,场面顿时陷入了胶着。

  花开两朵,各表一枝。

  凌晨时分,就在倭寇主力前去袭营的同时,埋伏在豹山的五百倭寇精锐,趁着雨急天黑之时,杀向孝陵。

  这下祸事大了。

  昨天南京守备们合议之后,征调了三千其他卫军临时代替孝陵卫驻防。

  按照守备们的想法,这三千卫军上阵杀敌肯定不行,但依托工事看守几天孝陵,问题应该不大。

  可惜,事与愿违。

  不下雨多少还能好一些,这雨一下,将士们都在被窝里睡大觉。

  少数值守将士也只是待在值房中烤火饮酒。

  反正巡逻是不会巡逻的,凌晨时分、阴雨连绵,连傻狗都不会出去冒雨溜达。

  五百倭寇翻墙而入,直奔孝陵明楼。

  明楼是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,也是帝陵最重要的地上建筑。

  倭寇中也有明白人,只按正常推理来讲,这也是废帝朱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