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72节_大国股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安排蔡会文去农业部,还有一个目的,蔡会文的父亲非常擅长经营,是很有名的经营地主,家里有几十亩油茶树,经营得很好,蔡会文从小耳濡目染,应该对农业特种经营有一定的了解。

  中国一穷二白的底子摆在那里,要想加快发展,必须将大量的农业积累用于工业建设,但中国的人口又非常多,必然长期面对严重的粮食危机,向苏俄那样不顾乌克兰人民的生死存亡,大搞粮食出口根本不可能。

  工业化过程非常艰苦,工业回哺农业,怎么也得等到七八十年代,在此之前,谷雨必须维持住最基本的底线,不能大规模的饿死人,谷雨下定决心,不到万不得已,决不搞粮食的统购统销,要对农村留有余地。

  在苏俄期间,谷雨曾经去苏俄集体农庄学习过,他发现即便是苏俄,他们在搞集体农庄的同时,也给了农民不少自留地,但即便如此,还是出现了那么大的问题。

  中国本来就人多地少,搞统购统销,就必然要搞相配合的集体化,又受政治风气影响,集体化过激,加之基层干部素质不高,一心只唯上,浮夸风搞出来之后,后来闹出那么大的事情,一点不奇怪。

  但是不搞粮食的统购统销,急速工业化必然带来的城市化人口激增就很难解决,这些人的粮食和副食品问题就没办法解决,谷雨思前想后,准备通过三条路解决问题。

  一是尽可能的增加合成氨设备,并快速的实现合成氨设备的国有化,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化肥产量,用科技来提高本土的粮食产量。

  但工业化水平彻底解决合成氨设备的国有化,谷雨不知道多少年,前世中国一直到新世纪,才基本解决了大规模合成氨的国有化。

  合成氨实在太难了,一套合成氨装置中涉及到的技术数以万计,国产化率每提高1%,都是数百项技术的突破,可以说是整个工业体系的进步。

  虽然现在合成氨的水平不是非常高,但技术在不断进步,能耗在不断降低,中国必须不断追赶,直到追上国际先进水平,这个过程中,需要耗费的国家财富,绝对是天文数字。

  但谷雨咬紧了牙关,把合成氨和两弹一星并列为中国最重要的项目,由他亲自主抓,一个基本解决国家安全,一个解决老百姓生存问题,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,时代赋予他的责任就基本解决了,他也可以安心交棒了。

  二就是向费劲心思向中南半岛发展,想法设法争取南洋华侨的支持,最重要的出发点就是想从南方获得大批粮食,以满足的国内的需要。

  东南亚的泰国、缅甸、越南和柬埔寨都可以大量出口粮食,谷雨只能问他们要,可谷雨又要搞工业化,拿不出那么多真金白银去购买,也没有那么多工业品去交换,怎么办,他只能用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