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9节_大国股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另外特务们,还打听到西北军老毛病又犯了,正在偷偷的拆除大沽造船所的机器,连同工人一起送给了环太党,给得越多,环太党给的武器也越多……

  相比于西北军,晋绥军32军手笔要小一些,商震野心不大,而且晋绥军也不像西北军那么贪婪,想法设法的搜刮,所以32军以补充晋产弹药为主,不过也购买了一个75mm山炮营,还有一些迫击炮,大概花了五十万大洋。

 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,常凯申如五雷轰顶,三个月内提供西北军和晋绥军48门炮,而且保证是新炮,这个产能实在太强了,很明显环太党已经恢复了阎锡山兵工厂鼎盛时期的产能,甚至还可能超过!

  本来以为得到了美械和英械25个师,又订购了一批德械,肯定可以扭转战局的常凯申,此时终于坐不住了,要是让环太党继续这么扩张军工,那还了得?

  别的不说,那一次阅兵,环太党就拿出了两百多门炮,而英美两国提供的大炮也不过四百来门,不行,必须想办法阻拦。

  问题是他现在已经阻拦不住了,他能看到的东西,西北军和晋绥军同样看得到,环太党越强大,西北军和晋绥军越不敢得罪环太党。

  而环太党运输各种设备,用的又都是欧美等国的船只,日本人又不好阻拦,如此一来,环太党的进出口谁也挡不住……

  得知此事之后,不仅仅常凯申急得团团转,手下人也急得团团转,他们压根没想过,大规模发展军工,缓不济急,时间上根本来不及!

  此时国府控制的兵工厂能自产75mm山炮的只有两家厂上海制造局和汉阳兵工厂,两款炮都比较落后,而且产量也不行,每年加起来不过九十来门。

  更麻烦的是,一二八事变之后,上海制造局被迫搬迁,设备被搬到了杭州和南京,常凯申已经听过汇报,各种设备风吹雨淋,破损不堪,已经没有了生产能力,如此一来,只有汉阳厂,问题是汉阳厂一年几十门炮能顶什么用!

  兵工署那边虽然有一个方案,可是五年投资一千六百万美元,一年就有一千多万大洋的投资,实在太大了,根本不可能接受!

  所以能做的只能是外购,必须开源节流,尽可能购买更多的大炮,但怎么开,怎么节?开的办法已经在想,而且已经想了一些,但如何节流呢?

  不知道为什么,常凯申立刻想到了平津地区的大学,都已经被环太党渗透成什么样子了?培养的人大部分都跑到环太党地盘了,国府还给他们出钱,也太亏本了。

  常凯申眼珠子一转,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,他决定将北平的大学划给河北省,别国立了,省立吧,让商震头疼去,反正师生闹事他又看不到……

  不仅仅常凯申想出了好办法,他的财政部长孔祥熙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