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2节_大国股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前世环太党从苏俄那里得到了156个工业项目,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,但是环太党并没有学到苏俄计划经济的精华,所以苏俄专家一撤,谁不知道怎么收拾剩下的摊子,怎么办,教员选择了很有中国特色的办法,让下面的同志摸索。

  既然是摸着石头过河,那必然有成功,也有失败,结果运气很差,这一回摸输了,而且是大范围摸输了,自然就有了后面的所谓探索时期的波折。

  这种摸来摸去,一直摸了几十年,才算摸出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的经济运转模式,一方面逐渐知道了如何更好的制定计划,从上到下都有计划,但这个计划更适用于比较稳妥,比较容易计算的领域,同时对于跟民生相关比较复杂、比较紊乱的领域,则采用市场经济。

  而在国家管理上,干脆承认自己做不好计划,采取试点-成功-扩大试点-推广-全面推广这样的改革模式,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,寻找出解决的办法,虽然慢了一点,但至少实事求是,就这水平,够用就行。

  但即便如此,还是有一大堆问题,前世动不动就是经济过热,动不动就要经济硬着陆就是算得不精,算得不够最典型的证明。

  而对谷雨而言,摸着石头过河,是他的本能,现在环太党的农业继承的是阎锡山的做法,老西搞六政三事,摸索了二十年,效果还是不错的,到了谷雨手里变成了八政四事,但底子还是老西那一套。

  再加上正在一步步推行的土改、农民自发的初级合作化,以及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高产种子、化肥的推广应用,就此形成了谷雨特色的农业模式,要说先进,肯定不先进,但相当符合落后中国的实际。

  反正他打死了也不敢搞什么大规模推广什么公社、集体农庄这些,前世环太党在农业问题上就吃了这个大亏,学这个,学那个,学了一地跳蚤。

  他的方法保守的很,除了水利、高产种子、化肥、扫盲、赤脚医生这些明显见到成效的东西,必须强制推行以外,其他的我给你们一个大的框架,你们自己搞去,国家不掺和,农民爱搞集体,搞集体;不爱搞,你单干,我也不管。

  当然了,粮食和棉花这类关系吃穿的根本行业,一些可以出口换汇的农业产品,比如丝绸,比如桐油,比如猪鬃,比如茶叶这些有价值的农业产品,我要由国家控制,说白了,就是为了工业积累。

  而大规模军垦农场、水利建设和道路,自然就需要大量的拖拉机和机械,这样也可以保证质量不高的初级工业化产品有用武之地。

  不仅仅农业如此,在轻工业和服务业上,他也按照这个思路来,这一块至少前三十年,我不会花力气在这些领域,我没有那个钱,但是这一块必然有需要,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