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29章进京擦肩而过_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事实上,刘明遇让人在宽河城不仅仅种植了四万余亩土豆,还有六万余亩红薯,当然玉米也有。

  这些种子直接可以在商城里购买。

  种植红薯的好处有很多,不仅可能获得大量的淀粉,为将士或百姓补充营养,而红薯的秧苗可以喂猪、喂牛,甚至可以当菜吃。

  现在垦荒的工作,基本上进入了尾声。原本计划是搞七八十万亩地,只不过随着大量的青壮百姓返回原籍,人力短缺的问题无法解决,而人数也不需要这么多粮食了。

  王勇盯着宽河城的发展趋势,慢慢明白过来,刘明遇不想走了。

  他这是把宽河城当成了据点,最绝的是,原本挖出来的工事,现在变成了一道道沟渠,整个宽河城周围,差不多是相当三十多平方公里,也就是四五万亩的样子,种上了春小麦。

  小麦已经开始发芽,露出点点绿意。

  王勇也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,也是穷苦出身,对于农田的活计并不陌生,然而,他感觉自己的眼睛有点不够用了。

  除了玉米、土豆和红薯,宽河城还种了一些蔬菜,像萝卜、大葱、冬瓜、西红柿、茄子等等。

  当老大的必须想办法给小弟谋点福利,有了好处,小弟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你。刘明遇深谙此道,所以他一上来就给手下几千上万名小弟弄了公共澡堂、学堂、医院等福利。

  当然,身在宽河城的百姓,也享受了医疗,与将士们不同的是,在医院里治病的百姓,需要自己讨腰包,有百分之八十的钱可以报销。

  无论是百姓,还是将士,表示很满意,士气大振!

  可是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大,光是会给小弟们谋福利还不行,还要罩得住,罩不住的话大多数小弟同样还是要离你而去。现在福利已经许下了,能不能守住就需要看刘明遇的了。

  刘明遇思来想去,表示自己不想去大同担任大同总兵,毕竟大同有十三个卫所,明面上是有十一万多人马,刘明遇可没有本钱一下子负责这么多人。

  再说了,手底下也缺军官,更缺将领,不能完全替换这些军户,接手大同总兵府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。

  同时,山海关他也不想去,山海关是文臣的钱袋子,每年军费将近一半在文官集团的左手转到右手,根本就没有出京城。辽西将门军阀集团,非常抱团,他宁愿招募普通百姓为士兵,也不愿意要关宁军的那些老油子。

  如果担任山海关总兵,别的事情不用干,天天跟他们扯皮吧。

  人一定要清楚,自己的定位。不是官职越大越好,而是适合自己,现在的三屯营总兵府,其实是蓟镇总兵,这是曾经戚继光担任过的官职,负责长城沿线十五座关城的防御工作。

  将来,刘明遇肯定要移镇子三屯营,但是,宽河城则会作为刘家军的主要军事基地,这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