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章 第04章_全家穿成庄户后我爹位极人臣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分到九亩田地,在村人看来,赵氏这个继母已经做得相当公道了。

  按照济水村的分家惯例,长子负责给爹娘养老,因此会有一份长子田,也就是田产的两成。除去长子田后,剩下的再均分给所有儿子。

  宋华银家里共有16亩水田,22亩旱地。这其中还包括赵氏嫁过来后拿钱买的1亩水田和2亩旱地,算是她的嫁妆,肯定没宋长泽的份。

  除去赵氏的嫁妆地,就剩下15亩水田和20亩旱地。宋华银有三个儿子,长子多得两成,就是3亩水田和4亩旱地。剩下的12亩水田和16亩旱地再均分成三份,于是宋长泽还能再分到4亩水田和5亩旱地,加起来就是7亩水田和9亩旱地。

  而他的两个兄弟,就只有4亩水田和5亩旱地。当然,赵氏的嫁妆地另算。

  现在宋长泽的腿断了,不能给爹娘养老,宋华银将他们一家分出来,自然不会再分他长子田。而他分到的田地,基本也算是按照分出去的儿子的惯例来,并不算苛待他。而且。宋长泽家里总共才三口人,还没儿子,地多了也种不过来。

  再一个,村人一直觉得,宋家现在的日子能过得这么好,都是因为赵氏当年带过来的嫁妆多。

  除了那三亩田地,赵氏嫁过来后又给宋家买了一头牛。另外她还有不少金银首饰,只看她每日里的穿戴就知道她有多富贵了,甚至还有个陪嫁丫头呢。不过后来那丫头年纪大了,被赵氏嫁了出去,她又得了不少聘礼。

  而这些,赵氏肯定要留给自己的亲生儿子,没宋长泽这个继子什么事儿。

  当然,村人之所以会这么想,也是因为赵氏时不时在村里走动,宣传出来的结果,不然外人又哪里能知道。

  但林盈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,赵氏带的嫁妆再多也是有数的。宋家是普通庄户,日常花用确实不多,但赵氏生的大儿子宋长桂,那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吞金兽。

  不同于对待宋长泽这个继子,赵氏对她生的宋长桂可谓是疼到了骨子里。

  宋长桂才满五岁,赵氏便将他送进村里的学堂识字,后来更是去了城里的私塾跟着秀才念书,准备走科举之路。要知道读书科举可是相当费钱的,除了每月的束脩和科举需要读的四书五经等各种书籍,还有日常要用的笔墨纸砚,这些都是不小的开销。

  等宋长桂再大些,又开始参加诗会文会各种会附庸风雅,还有每年参加县试也要找秀才担保,每次就要2两银。

  总之,宋长桂每个月都会以各种名目管赵氏要钱。这么多年下来,赵氏有多少嫁妆也被他花光了。

  或许会有人说,赵氏除了嫁妆钱,还有她女儿李玉兰的卖身银呢,那可是足足80两银。

  是的,被赵氏带进宋家的李玉兰,在她15岁时便被赵氏作价80两银,卖给了城里的一个富商做妾。

  可区区80两银,又够宋长桂不知节制的花几年?等宋长桂花完了他姐姐的卖身钱,赵氏又要从哪里给他弄钱?

  宋家只是普通庄户,收入有限,赵氏又怎么可能舍得将价值60两银的田地白白分给继子。她可是连自己亲女儿都能卖的狠角色,对跟她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子就更不可能手软了。

  当然,也有可能是他们想多了。说不定是宋华银那边暂时没顾得上,或者是忘了分家还要去官府办理分户的事。

  虽然后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sd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